李克强总理曾说过“校园应是最阳光、最安全的地方”。然而在理应是一方净土的校园里,却存在着一种容易被忽视又很普遍的现象——校园欺凌。这种发生在学生之间,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他人欺负、侮辱并造成伤害的行为,其危害具有多面性、长期性、隐蔽性、严重性等特点。学生遭遇欺凌,往往不知如何正确处理。因此中小学生迫切需要一堂“反校园欺凌”的法制教育课。
2019年1月22日早上8点,大连市律师协会党员律师普法讲师团24名优秀律师受邀前往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,为全校学生开展了一堂意义深刻的“反校园欺凌”法制讲座。
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什么是校园欺凌、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、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后果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校园欺凌。为了让同学们有更深刻的认识,讲师们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,不仅有大量真实案例,还有来自新闻报道的视频资料,同学们都听得全神贯注,并积极与讲师们互动,回答讲师提出的问题。
校园欺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,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。在我国,每年约有30%的中小学生遭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。欺凌者因法律意识淡薄,所实施行为往往引发严重后果,不仅家长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欺凌者本身甚至可能触犯刑法,接受刑事处罚。而被欺凌者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,特别是对被欺凌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,长期难以治愈,甚至在学生成年后影响其人际交往,使其无法正常生活、工作。
为避免学生遭受欺凌,讲师们首先告诫同学们自己不能成为欺凌者,然后为大家献出良策:保持自信底气足,主张权利敢说不,融入群体朋友多,学习武术显身手,如果正在遭受欺凌,切勿忍气吞声,欺凌现场应当伺机求救、设法逃离,必要时候给予适当反击,事后及时告诉家长、老师和同学,必要时向司法机关寻求帮助,找到解决办法。
通过这次普法讲座,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全体学生受益匪浅,对校园欺凌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,懂得了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。希望校园欺凌现象能够杜绝,学生之间不再有欺凌,而是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助,希望越来越多的校园成为学生们健康成长的阳光乐园。